阅读新闻

“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内蒙:为旅游注入文化之魂

    [日期:2014-11-15]
    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文化传承,通辽市都无比自信。
  哈布图·哈萨尔、孝庄文皇后、僧格林沁等历史名人,书写着通辽市历史发展的记忆。
  “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蒙古族叙事民歌之乡”……这些“名片”,标注着通辽市的文化特点和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源远流长的科尔沁文化,其完整性、多样性、连续性和独特性,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初级旅游看风光,中级旅游赏文物,高级旅游品文化。深度的旅游,一定是看文化的,一定是心灵之旅,这是旅游业业内的说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互融共生,才能形成产业。
  如果说304国道串起了沿线景点,构成了通辽市旅游的景区格局,那么,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则为这个旅游格局注入了文化的灵魂,使通辽市的旅游业活了起来有了灵性。
  “单拼我们的自然风光和景点,我们没有绝对优势。离开了科尔沁文化的融入,通辽的景点和风光便缺少了一种表达,将来即使能做到一定程度,也做不成大旅游。只有把这些景区、景点从大旅游的角度和科尔沁文化融入到一起,才会形成我们的旅游强势,这也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通辽市分管旅游工作的于沨副市长说。
  那么,文化与旅游怎么融合?仅仅是拿出一段历史、讲个故事吗?从通辽市对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规划上看,显然并不是如此简单的融合。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科尔沁美食节上,中国饭店协会命名该市为“中国蒙餐之都”.“围绕手扒肉、科尔沁蒙古馅饼、风干牛肉干、手工炒米等有名的特色美食,在味型、原材料和制作方式上搞创新;用好科尔沁蒙古馅饼这个中华名点的金字招牌……”通辽市亮出了餐饮文化的招牌。
  “围绕传统民族工艺和民间手工技艺,推出具有科尔沁地域文化特色、携带方便的旅游商品。在开发区规划建设‘奥特莱斯风情小镇’项目,包括新华书店城市书房等几大综合体都已开工或入驻。”通辽市在倾力打造旅游购物体系,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购物之城。
  当然,加快实施科尔沁文化主题游,打造文化之城,才是通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硬支撑。“开展草原文化体验游,逐步将我市北部地区打造成国内最具山地草原风情的文化旅游区。建成若干个自驾游、房车游的营地,做好马文化、宗教文化体验游,进一步开发沙漠文化旅游产品,逐步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沙漠观光度假、休闲体验、运动探险中心。我们还在全面树立‘孝庄故里·魅力通辽’的旅游品牌形象。”檀志军说。
  为了让文化与旅游更好地实现深度融合,通辽市还在加快提升城市生活品味,致力于打造时尚之城。他们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丰富城市时尚元素,提升城市品味,重点发展主城区城市观光游和夜间文化游。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村镇,继续推进甘旗卡镇、保康镇、库伦镇、吉尔嘎朗镇、舍伯吐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如今,库伦镇已经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加快提升节庆文化品牌,打造活力之城。8·18哲里木赛马节非常隆重地举行了,全区第六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在库伦旗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科尔沁美食节向游客展示了通辽市餐饮文化的独特魅力。奈曼宝古图沙漠民族文化旅游节、“漫游之旅”2014(通辽)首届科尔沁500公里景观大道自驾游、2014“穿越科尔沁”库伦沙漠越野群英会等系列活动,使通辽旅游的旅游旺季好戏连台。然而,值得期待的还有科尔沁民族服装服饰艺术节、科尔沁民间艺术大赛与展演等节庆活动带来的精彩。
  “我们正在加快保护开发科尔沁历史文化, 打造古韵之城。我们规划建设哈民遗址公园博物馆、展示馆和南宝古遗址公园专题馆。孝庄园景区正在搞二期,后旗的博王府复建工程今年也要开工。再有就是要将我们的12个博物馆形成一个博物馆群,将博物馆这个地方城市的缩影精心打造管理好。”通辽市文化局局长盛勤说。
  蒙医药文化是通辽市拿得出手的传统文化。在蒙医药文化的支撑下,加快养生文化度假中心建设,打造康乐之城是通辽市的另一个大手笔。结合蒙医整骨、蒙医针灸、推拿按摩、药浴治疗等资源,开发建设蒙医康复诊疗、蒙药养生理疗中心。加快推进开发区蒙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开发疾病治疗、养生保健、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鼓励支持具备基础条件的科尔沁区、科左后旗、库伦旗引进建设温泉疗养院、休闲度假酒店,打造休闲养生综合体……
  目前,通辽市全力打造的大文化正在紧紧融入大旅游,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这一格局,充分体现着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通辽的文化旅游,正在迎接一个新的时代。(来源:内蒙古日报)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