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你所不知道的蒙绣

    [日期:2014-05-29]
蒙绣作品 记者 赵媛 摄
        1992年,22岁的刘芸决定去苏州系统学习苏绣技艺。自幼喜爱刺绣的她后来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刺绣的路上越走越远,往后的15年间,刘芸频繁往返于内蒙古与苏州两地,接受苏州刺绣名师的指点,同时凭着自己的努力研究琢磨苏绣的精髓。2007年,她如愿取得了中级工艺美术师资格证,同时也在开始思考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在百花争艳的刺绣艺术花园里,给“蒙绣”寻找一席之地。

        苏绣的历史源远流长,绣娘众多、蚕桑发达,加之气候优渥、锦缎繁华,因此有清一代,苏绣顺理成章的和宫廷与皇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不仅特供皇室,且达到了流派纷呈的全盛时期。

        不独苏绣,苏、粤、湘、蜀四大名绣皆声名在外,京绣、瓯绣、鲁绣、闽绣、苗绣等也都各领风骚,但其中唯独没有蒙绣。蒙古族之刺绣,溯其历史也并不短暂,牧民们的服饰和日用物品上常能见到心灵手巧的蒙古族妇女们精心装饰的图案纹样,如蒙古袍、蒙古靴、蒙古包门帘、马鞍垫子、碗带、褡裢上精美的刺绣等等,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民间刺绣,蒙古族的刺绣材质多为毡子和皮料,而且使用的图案也与草原生活息息相关,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由环境和生活决定,蒙古族刺绣必然不同于其他绣种以精细秀雅见长,但粗犷本身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刘芸在心里坚信着这一点。
         “能够标志一种刺绣属于哪种绣种的,并不是它的地域,而是该绣种独特的针法。”刘芸说。每一种刺绣,除了从作品特定的题材可以辨认之外,归根结底就是要看它使用了什么样的针法。比如苏绣,就包含着直针、缠针、切针、接针、滚针、旋针等等传统针法的运用,而且在每种针法的使用方面又发展出若干种绣法,使得线条的表现能力达到了最佳效果,因而在刺绣作品规律的起针与落针间,能够非常灵活又逼真的表现出光、色、形、影与疏密错落的变幻组合,在这之中,便能看出绣工的创造性与其技艺的精湛与独到。从而,谁也不能否认刺绣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而存在。

        刺绣最初的产生发展依赖于人们对生活中实用物品的装饰需求,尔后逐渐由实用价值第一,过渡为观赏价值先行。十余年间,刘芸广泛收集了内蒙古地区及蒙古国传统刺绣纹样图案,并对这些珍贵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加之对其他绣种传统针法的继承与梳理,终于创新出一套可以满足刺绣蒙古族传统图案、蒙古高原景观特色和生活场景的20余种针法,并将之命名为蒙绣。

        其中对“飘针”的创造,刘芸自己感到十分满意。“飘针结束了我们蒙古族刺绣没有表现画面背景针法的历史,这种针法的变化使用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蒙古大漠的飞沙走石和苍茫雄浑,能让人从刺绣作品里看到一种颗粒感,这就是我一直想找到的针法。”如今,蒙绣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内蒙古刺绣协会成立以后,刘芸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培训蒙绣接班人的事业当中去,同时也在尝试使用新的蒙绣针法去表现更多的草原题材。(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记者 赵媛)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