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些工艺品,看上去是一样的,但质量却大不相同,例如用丙烯做出的皮画和用意大利进口染料做出的皮画,前者一年后会出现褪色、裂纹,而后者永不褪色。这样的区别是非专业人员很难区分出来的。”
6月份,正值内蒙古旅游旺季,每到这个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享受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盛宴后,还希望“带走一些具有内蒙古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留作纪念”。
然而,本报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内蒙古民族工艺品市场发展态势较好,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以叫得响的品牌,而且,内蒙古民族工艺品市场的销售情况也是“十分混乱”,民族工艺品企业还存在多、小、散、乱等问题,阻碍了其发展。
游客止步于民族工艺“次品”
“内蒙古的民族工艺品价格低的质量不好,质量好的价格又太高,真不好选择,你是内蒙人,你比较了解,给我推介一下去哪买比较放心。”近日,从深圳来呼和浩特市旅游的李雨女士对本报笔者说。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呼和浩特市火车站是人流相对集中的场所,外地游客在临走时总会在火车站周围的民族用品商店采购一些纪念品。在呼和浩特市火车站前的国际商贸城本报笔者就见到了几位外地游客,他们也是“看的多、买的少”,而“质量太次”也屡被提及。低质、低价的产品正成为扰乱市场秩序的主要推手。
呼和浩特市雅凤工艺品厂直销部总经理刘文华对笔者说,自己从事民族工艺品行业已经15年了,主要经营皮画、民族刀具、牛角制品、雕塑、民族工艺装饰装潢、民族工艺品礼品、皮工艺制品、纯银制品等等。
刘文华告诉笔者,由于自己做的时间长,还有一个专门负责生产的小厂,再加上以前的一些老顾客,自己的民族工艺品店还可以勉强维持。上世纪80年代初期,民族工艺品行业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那个时候我们做半年生意,就等于现在做一年的了。”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制作工艺品的技术门槛低,很多厂家、小作坊纷纷效仿,进行生产制作。其中,在遭遇仿制的工艺品类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蒙古刀。从1997年开始,南方企业仿制的蒙古刀就已进军内蒙古市场,这些刀具不仅做工精细,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致使本地蒙古刀生产和市场发展态势呈现低迷状态。“现在很多厂家都转向牛角刀、牛骨刀的生产了。”
家庭作坊成民族工艺品生产“主力军”
笔者随后来到已获得“蒙古娃娃”生产专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圣佳民族工艺品厂。笔者在该加工厂看到,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摆放着一台缝纫机、一台锁边机和一台电动机。圆桌上摆满了制作蒙古娃娃所需要的头发、布料和胶水,六七个工人围成一圈正在忙碌的工作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圣佳民族工艺品厂负责人林元华告诉本报笔者,呼和浩特市民族用品厂破产后,其下岗职工仍然会依靠生产民族工艺品谋生。他们分散在城市周边地区,生产方式以家庭作坊为主,类似他们这样的小作坊约有上百家。他们大部分都没有营业执照,所以很难扩大生产规模,只能是低水平运作。
据林元华介绍,该厂做出来的产品是按照计件的方式低价卖给经销商。这些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几乎占据了呼和浩特市地区大部分的艺术品市场。
手工制品成本高,进度慢,不够细腻。相比而言,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进度快,精致,且成本低。所以这种批量生产、销售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产品。
“精品”难求源于“品牌缺失”
对于内蒙古民族工艺品的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于光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导致价格高的重要原因是小作坊生产精品的时间长,成本高。
但是多数民间手工艺品还没有形成商品,真正保护和开发这些民族工艺品,任重道远。这些珍贵的民间工艺品再不开发就要失传了。打造我区民族工艺品的品牌,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耐住寂寞打造民族品牌。
首先,政府要确定品牌战略,确定品牌战略,将其纳入发展规划;其次,要创新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的经营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企业应该提高营销能力,增强对外竞争能力;最后,民族工艺品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应该积极地吸收媒体资源、专家资源和人才资源等,要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当中去。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内蒙古民族工艺品市场现状可以概括为:厂家多、规模小、一盘散沙、竞争混乱。这对民族工艺品向品牌方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个别有远见的厂家以及旅游局、旅游协会等部门已经清楚地看到这点。内蒙古旅游协会的工作人员说:“虽然个别厂家想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但是由于力量薄弱,困难重重。民族工艺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只有厂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有所作为。”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的吴思说,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草原文化要想发展,民族工艺品是很重要的载体,它只有形成商品、形成品牌、形成文化产业链,才更有利于保留、传播和发扬民族文化。打造我区民族工艺品品牌,“只有将工艺品与文化、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需要社会共同努力,这也是一个长期要去做的事情,这样工艺品市场才可能真正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