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草原水城”把旅游蛋糕做大了

    [日期:2016-10-25]

  国庆“黄金周”期间,素有“草原水城”美誉的巴彦淖尔市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一批批外地游客前来,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乌梁素海、乌拉山大桦背、纳林湖等地成为热门景区。据统计,该市共接待游客26.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20.4%。

  从全区传统农牧业大市向旅游业界新锐目标进发,巴彦淖尔市得益于多年来不遗余力的生态文明建设。该市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坚持美丽与发展共赢,突出抓好乌拉特草原、乌兰布和沙漠、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和河套平原绿化,积极推进湿地恢复和水源地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巩固。

  巴彦淖尔市围绕“三沿四区”(沿河、沿山、沿边,套区、牧区、沙区、湖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污染项目拒之门外,保护巴彦淖尔这方净土。全面实施“蓝天行动”计划,通过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对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进行升级改造,改造供热管网和城区3.3万户平房区散烧煤炉,综合整治城区环境质量。1至9月,临河城区空气质量监测优良天数为237天,优良率达86.8%,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大力实施绿色环保产业,打造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肉羊、有机牛奶、无毛绒、向日葵、脱水菜生产基地。目前,已有107家企业、278个产品、310万亩基地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先锋枸杞等8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河套绿色有机农牧业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积极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十二五”期间,实施了总干渠、永济渠、镜湖、多蓝湖、润昇湖等一批湿地恢复与水源地建设工程,新增湿地10万亩,湿地总面积达231万亩;投入15.6亿元基本疏通1万多公里的灌区各级排水沟系;投资2亿元完成沿山防洪治理工程14项;投资18亿元实施跨盟市水权转让工程,项目完成后年可置换水1.2亿立方米。突出抓好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已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生态补水、网格水道、污水处理等工程,湖区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局部水域水质达到四类标准。

  加大草原和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该市完成林业生态建设361.7万亩,套区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2.84%提至2015年的20%。今年完成造林70多万亩,其中重点区域绿化面积16.72万亩,是自治区下达任务15万亩的111%。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轮牧休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乌拉特草原生态持续好转,草原植被覆盖率达25%。乌兰布和沙漠完成治沙83.2万亩,沙草产业快速发展,嫁接肉苁蓉9万亩,栽植有机葡萄1.5万亩。全市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成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韩继旺)

  • 阅读次数